▲
PPK(post processing kinetic)动态后处理技术,是利用载波相位进行事后差分的卫星定位技术,其系统同样由基准站和移动站组成,主要作业过程包括外业观测数据和内业数据处理。
PPK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但从近期用户反馈来看,仍具有一定的现实需求。
PPK是利用进行同步观测的一台基准站接收机和至少一台移动接收机对卫星的载波相位观测量;
事后在计算机中利用处理软件进行线性组合,形成虚拟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值,确定接收机之间厘米级的相对位置;
然后进行坐标转换得到移动站在地方坐标系中的坐标。
南方RTK可以在进行RTK测量时同时实现PPK功能,这样就可以在RTK没有差分信号的时候利用PPK记录数据。以下将介绍PPK功能在外业的使用方法。
外业测量流程
1、两台或多台RTK主机
一台作为基准站采集静态文件,其他做移动站采集移动点的静态数据文件。
2、仪器的架设
架设仪器仍然和南方RTK 1+1测量时架设一样,PPK技术只是作为辅助功能,在无差分信号时使用PPK测量。
基准站设置:主机设置成基准站后,大部分主机在基准站模式设置中,将记录数据设置成“是”,S82系列主机、银河1系列主机需要修改配置文件来确定。
移动站设置:主机设置成移动站后,大部分主机在移动站模式设置中,将记录数据设置成“是”,其中可以设置采集数据间隔。(机型不一样设置方式不同)S82系列主机、银河1系列主机需要修改配置文件来确定。
3、仪器操作步骤:
基准站
RTK主机放置在已知点上,打开工程之星软件,搜星定位正常后,点击其他工具→PPK测量中设置-开始。开始采集后,记录时间以及采集历元会跳动,采集结束时点停止。采集的数据保存在主机中,如下图1,图2所示。
图1 采集设置
█
图2 开始采集
移动站
►1、RTK主机放置在采集的移动点上,在工程之星里面工程之星3.0中工具→其他工具→PPK测量中设置,设置采集间隔,采集时天线高,设置好各参数后,点击开始或者点击开始主机采集,采集的静态数据文件保存在当前工程的DATA文件夹下,如上文图1,图2所示。
图1中可以看到,PPK测量有两种存储方法,“开启主机采集”“关闭主机采集”是将采集的数据保存在主机中,这种操作方法建议记录相应时间段与点名信息(如静态采集数据记录表)。
上边的“开始”、“存储”是将数据保存到手簿中,在手簿采集的PPK测量数据保存在该工程的Data文件夹里,名字为“EGPPK-工程名”如图4,用于后续处理(STC数据处理软件)。
图3 PPK测量
█
图4 PPK测量界面
►2、在图1界面点击开始快捷键,如图2,进入坐标采集过程,在图2界面输入点名、天线高等信息。
►3、图2的点位采集完成后,软件界面停留在图2界面,点击存储,文件保存在data文件中,拿仪器走动到下一个流动点,放置后重复上面的步骤。
►4.所有点位采集完成后,后差分数据保存在当前工程data文件夹下,整个外业采集工作完成,内业导出采集的数据,即可用后差分处理软件STC解算。
图5 文件存储图
█
图6 PPK 数据存储路径